首页>资讯中心>行业动态>啤酒动态> 正文

打造“啤酒巨无霸”的并购狂人

将麦芽、啤酒花、大米、水、酵母混杂成一门营收高达432亿美元的超级生意,百威英博全球CEO薄睿拓(Carlos Brito)赢的秘诀在于必须亲自“走市场”;当啤酒业竞争越来越残酷之时,薄睿拓相信,“最大”才能做到“最佳”,而他也被业界称为“并购狂人”。

     近日,薄睿拓在谈到中国市场时说:“(2014年)三季度中国的啤酒产业受到偏冷气候的显著影响,虽然销售较弱,但是我们的市场份额却继续保持强劲。”

    

     年少时成功自我推销

    

     薄睿拓1960年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他就渴望到国外去见识世界。大学毕业后,他当了一名工程师。但薄睿拓并不满足。在他眼中, “工程师的天地太小了”,为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他决定申请攻读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7年,他拿到录取通知,却无法承担高昂的学 费。

     为实现理想,薄睿拓想尽了办法。偶然间,他得知当地银行家雷曼管理着一个奖学金项目,可以赞助年轻人就读美国的商学院。几经周折找到雷曼后,薄睿拓花了1 个小时,充分施展口才,成功说服他为自己提供第一年的奖学金。多年后,谈到这次成功的自我推销时,薄睿拓仍带着一丝得意:“我非常清楚自己的卖点在哪里 ——我是当年唯一能去斯坦福商学院读书的巴西人。”

     1989年,薄睿拓毕业,进了雷曼投资的一家公司工作。3个月后,该公司收购了巴西啤酒厂商博浪,薄睿拓从此踏入啤酒行业。在博浪,薄睿拓负责管理一个销 售团队。他带着销售员们,开着摩托车跑业务,干得风风火火。雷曼后来说,从那时开始,薄睿拓打造的企业文化已经初现雏形,那就是“一直在奔跑,总是在接近 极限”。

     靠着勤奋,薄睿拓在博浪发展得很顺利,先后在销售、财务、营运等多个部门担任要职。1999年,博浪与竞争对手合并组建了巴西最大啤酒公司安贝夫。薄睿拓充分运用从斯坦福学到的企业经营理念,很快在新企业独当一面。

     薄睿拓展现出他的全球化雄心。他当上安贝夫CEO才3个月,就决定要和当时世界第三大啤酒生产商、比利时的英特布鲁公司合并。几个月后,两家公司合并,成立英博啤酒集团,成为全球产量最大的啤酒公司。2005年12月,45岁的薄睿拓成为集团CEO。

    

     打造“啤酒巨无霸”

    

     时任英博集团首席执行官的薄睿拓在2008年秋天遭遇了人生最低谷。

     总部位于比利时的英博集团为了完成对美国同行安海斯-布希的收购,不得不计划从多家金融机构贷款。但始料未及的是合约签订不久即爆发全球金融危机。脆弱的金融环境令收购变得雪上加霜。但无论如何,薄睿拓都必须在约定的11月交割期到来之前完成这笔交易。

     而兼并安海斯-布希这样的巨兽实属不易,这家公司拥有名扬世界的百威啤酒。无论这种“联合”的本质是什么,规模都是罕见的,一旦成功,薄睿拓将制造出全球 最大的啤酒厂商。“好在11月我们还是顺利完成了交易。”薄睿拓说。这次合并,创造出全球最大的啤酒制造商——百威英博集团,被评论为“改变了整个啤酒行 业”。

     这是薄睿拓最难捱的时刻。这桩啤酒行业史上最大的并购案历经波折,交易价格也从最初的460亿美元上升至520亿美元。尽管代价颇大,薄睿拓仍坚定地认为此乃明智之举。

     百威英博的历史就堪称一部全球啤酒的并购史。

     2013年,它以201亿美元收购科罗娜的东家——墨西哥啤酒生产商莫德罗集团,2014年则将韩国第一大啤酒品牌凯狮所在的东洋啤酒公司并入旗下。

     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拥有超过200个品牌、总收入超过432亿美元的啤酒寡头,较之于排名第二的竞争对手SABMiller,规模大出近一倍,占全球啤酒的产量也达到空前的五分之一。而在全球十大啤酒品牌排行榜中,百威英博旗下品牌占据了六席。

     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的赢利能力。薄睿拓将这家公司打造成为利润机器,几乎没人能撼动-利润率约40%,几乎是其他竞争对手的数倍,而其当下市值则超过1800亿美元。

    

     大手笔投资中国市场

    

     近年来,薄睿拓不断增加在华投资。薄睿拓平均每年会到访中国三至四次,有时会为解决一个问题呆上半个月。去年11月8日是薄睿拓加入啤酒行业25周年的纪念日。“为了庆祝25周年,我坐飞机来中国。”薄睿拓调侃说。

     从全球范围来看,前四大啤酒消费国分别是中国、美国、巴西、墨西哥。在其它三个国家,百威英博已经居于领先地位,但中国市场还不尽如人意。虽然2014年第三季度市场份额达到15.7%,但它与另外两大本土巨头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的差距依然明显。

     而在欧美市场,啤酒业已出现大衰退,中国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啤酒企业大多选择并购、新建、改建、扩建的方式提高产能,拓展势力范围。百威英博一直并购活 跃。仅2011年,百威英博就在中国市场连续出手十余次,用于收购和新建工厂,新增产能超过600万吨,总投资超过200亿元。

     安海斯-布希与英博的合并对于中国市场即是一剂良药。“在前英博时期,我们关注的整个市场主要在东南沿海一带。”薄睿拓说,“合并不仅带来了百威与哈尔滨两大品牌,还将集团的产品布局扩展到全国范围,特别是东北区域。”

     自2009年起,百威英博在中国就确定了以百威、哈尔滨为核心品牌的“1+1+N”的品牌策略。即一个全球性的高端品牌百威啤酒和一个全国性的中高档品牌 哈尔滨啤酒,再加上各类当地品牌填充中低端市场。以福建为例,百威英博同时拥有百威、哈尔滨、雪津三大品牌,但其分销侧重点却各有不同。百威侧重于夜店渠 道以及KTV、酒吧等高端场所,哈尔滨则针对年轻人,常常出现在平价中餐渠道,而雪津作为高渗透率的当地传统品牌,则侧重于一般消费市场。

     薄睿拓说:“我们愿意收购一些中国本土企业和品牌,也乐意与中国企业分享啤酒制造技术。”

    

     ■ 延展

    

     武汉:百威英博的第二故乡

     百威英博中国市场的超级中枢位于武汉琴断口。

     武汉工厂成立于1995年,前身是1986年的中德啤酒,是百威在中国的首个生产基地,这里几乎能生产所有种类的百威和哈尔滨啤酒,是产品最为齐全的一家工厂。它曾在2013年百威英博全球200多家工厂的比赛中排名第一,这是中国工厂首次获得该项荣誉。

     武汉被誉为百威英博的第二故乡。在地缘上,武汉与百威发源地圣路易斯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同样位于中部,圣路易斯是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的交汇处,武汉则是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此外,武汉的水运、铁路、公路运输都极其便利,因而能服务于整个大中华地区。

     据悉,为了应对消费升级,百威英博在武汉投资1.5亿元,成立亚太创新和技术中心,应对中高端啤酒的产品创新需求。

    

     出差的必备行程“走市场”

     在薄睿拓看来,没有什么方法比真正走到市场上,看看那些摆在中餐厅、烧烤摊以及酒吧街上的啤酒瓶更管用的了,“我的职业生涯一直都信奉所有想法都应该经过市场的检验”。

     薄睿拓每到一座城市出差都将“走市场”作为必备行程。通常的流程是这样的,他将车开到一条人流量较大的街道,然后把街上的餐厅、超市甚至是杂货店都走一 遍,他曾多次以这样的方式考察北京市场。行经途中,薄睿拓时不时停下脚步,捡拾垃圾,或是把箱装的啤酒拉到货架上靠前的位置,让它们更加显眼。

    

     节俭是管理企业的“法宝”

     薄睿拓善于控制成本,他本人以身作则。“我出差时,所住酒店的等级与其他员工一样。如果飞行时间少于8小时,我肯定坐经济舱。大家只有工作职责不同,在其他方面都是平等的,我没有任何特权。”

  • 我要收藏~
  • 参与评论~

本站新闻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如果转载本站原创内容而不填写内容原始出处的网络媒体和新闻媒体,我们将对您的侵权行为保留起诉权,产生的任何法律纠纷和法律责任后果请自负,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也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

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中国名酒都(www.mingjiudu.com)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kf@mingjiudu.com。

网友评论

0条 [查看全部]  
资讯热点
顶部反馈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